《阳明天堃》转载请注明来源:全本书屋qbshuwu.com
李乐为走后,我迫不及待地就从屏风后面冲了出去,赶紧问杨懿清:
“你想让李乐为去你那边做事情?”
杨懿清:“看把你急得,我想让他继续从开发商那里取得‘回扣’,但是要用在幸福里和广明村。”
我更是糊涂了:“继续拿回扣?”
杨懿清:“对,还可以把项目肢解的更细碎,分包更多,单价按照信息价(一种官方指导价,比市场价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然后签订阴阳合同,把高的部分通过李乐为那边返还回来,用于广明村的安置和幸福里的收购。”
我对杨懿清竖起大拇指:“学霸就是学霸,智取的方案天衣无缝,佩服。”
杨懿清:“王秘书也不是吃素的,我们也要谨慎行事。”
我和杨懿清用了几天时间,把项目怎么细分大致规划出了一个方案。
最近在公司看到李乐为,他总是躲躲闪闪的。我知道他的心思,便暂时没有难为他,给他点时间,让他调整好自己的心。
这天晚上,我都正要休息了。门铃响了,开门一看,李乐为来了,看样子是喝了点酒的。
让他进来,给他倒了杯水,然后旁边坐下。
李乐为:“哥,你不想骂完吗?”
我:“你不想跟我说点什么吗?”
李乐为:“哥,我知道是我对不住你,是你一路带我到今天的,我还做出这样的事情,我,我...呜呜...”
我拍了拍他:“都过去了,别哭了,这么大人了,还哭成这样,你可真是...”
李乐为就真像是一个做错了事情而后悔的小孩子,取得的原谅像是一颗糖,很快就能破涕为笑。他马上问:“哥,你可以原谅我的吧?”
我:“我不原谅,你根本就不会坐在这里的。”
李乐为:“哥,我也是一时鬼迷心窍了,做出这样糊涂的事情。可能是跟前些日子受挫的经历有关。”
我:“你受什么挫了?”
李乐为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因为爱情吧,被富家千金看不上,说我没身份,没地位,只是公司里的一个棋子。”
我:“晕啊,你现在好歹也是公司里的一个股东,身价还是有一点的,什么富家女这么嚣张,竟然这都看不上。”
李乐为:“是冥界数一数二的大集团,舜耀。不过也是我奢望了,确实不合适。那段时间就一直想自己开公司,想成为人上人,做点样子给她看看。”
我:“先不说这个舜耀如何哈,就算无敌了,就算你追上了,这是爱情吗?你也真是天真,爱情之间从来没有这些俗物,有空多看看古书,那里的爱情才是真谛。虽然未必能觅得书中如此两人,但是观点可以影响你的。”
李乐为点点头,端起水杯:“哥,我以水代酒,敬你,谢谢再次给我机会,还有杨总。”
两杯水碰在一起,不似酒浓烈,但是干净又清澈。
一切表面平淡,实则暗藏汹涌的日子,就这样又过去了几日。
自从上次游行的事情失败了以后,我就决定接下去的动作一定要深思熟虑,风雨飘摇的广明村村民再也经不起这样从希望到失望的思想“自由落体运动”。
下班的时候,杨懿清来了,说:“走,一起走,带你去见个人。”
我:“谁啊?”
杨懿清:“我的老师,也是冥界上一届的重要领导人,现在是名隐士。”
我相信杨懿清,他认可的人和事情都是绝对的智慧,这一点从前和现在都不曾改变。
我俩驱车出城,沿着红河往下游走了大概一个多小时。
红河的河水随着越走越发褪去了城中的红色,渐渐成了无色、浅碧色、浅绿、深绿。最终走入一场青山的“多巴胺”美景:生机盎然绿,各类植物似乎都在用绿色留下自己奋力生长的痕迹,青山的绿意拔地而起,绿得肆意,绿得充满生机;一碧如洗的蓝,看云卷云舒也能发呆好久,所有的不快随着白云与微风飘向未知的远方;璀璨耀眼的橙,天空被落日烧得滚烫,西沉的太阳藏在云朵里,贩卖橘子味的黄昏;热情如火的黄,伶俐中透着柔美,热情又不失韵味,穿行在花丛中,心情也在此刻被染成了彩色。鲜艳明媚的红,夏日里的一抹红色,宛如淋不灭的火焰,炽热而明媚。
一直到车子停下来,我都沉醉在如此的景致里。
杨懿清笑着问:“是不是有种重新当人了的错觉?”
我:“你说得太对了,这是太久没见过的自然了。怎么在冥界那么久都不知道这里的?”
杨懿清:“城里的鬼一般是不会到这里来的,也不会知道。”
我正想问何故时,杨懿清说下车了,便暂且搁下这个话题。
我们在一处山壁前下车,左侧有一个仅能容纳一人侧身通过的洞口,旁边的石壁上写着曲径通幽处。
我跟着杨懿清从洞口进入,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此时映入眼帘的便真切的就是那篇名篇《桃花源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唯一遗憾的是,这里鬼的数量甚少,几乎不见踪迹。
杨懿清轻车熟路地带着我来到一处茅舍前,笑着说:
“东方老师就在这里了。”
杨懿清上前轻轻扣了两下门板,开门的是一个极为和善的白发老者,精神矍铄,完全一副鸥鸟忘机的神态。
杨懿清介绍着:“锦楠,这位就是东方老师。老师,我就是我和您说过的钱锦楠师弟了。”
东方老师笑眯眯地点头,引导我们坐下来喝茶。
杨懿清开门见山地说:“老师,前几天电话里说的事情我们基本上也想清楚了,今天来想听听您的意见。”
东方老师点点头,拿出一封之前写好的信封递给杨懿清。杨懿清双手接过,小心收好。
大约一盏茶的功夫,我们起身告辞,原路返回至车子边上,开车上路回城。
路上我问杨懿清:“你不看看东方老师信里说的什么吗?”
杨懿清一只手从衣服口袋里取出,拿给我,说:“我大概已经知道了。”
我有些不能相信,一边拆开,一边说:“这么默契吗?!那你说说心里写什么?”
杨懿清:“四个字,知行合一。”
我展开信纸,果不其然,四个字:知行合一。
十甬青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全本书屋qbshuw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