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五清晨,天刚放光,两小的大概念着今天要赶集,倒是极早就醒了。两人翻身下床,见阿姊还在沉沉睡着,谁也没打搅,蹑手蹑脚下了床,准备去烧火煮水,就见地上一排棕黑发亮的东西。
“呀,这就是阿姊说的苦槠豆腐?”骆和睁大了眼睛,既惊奇又惊喜,“好多咧,盆里竹匾里都是……哇,这两陶罐里也有!”
“哎,昨晚阿姊没叫醒我们,她一个人做的呢,我们真该死!”骆平倒是想到自己和妹妹先睡了,心里心疼起阿姊来。
“咱先烧水煮食,晚点再叫阿姊吧,让她多睡会。”骆和建议。
骆平点点头,先将陶釜舀水洗净了,再装上半陶釜清水,置于石灶上,骆和刚好把灶膛烧着。
“呀,我想起来了,今天要赶集,咱们还得卖虾干和这苦槠豆腐呢,可是没荷叶,也没秤!”骆平准备洗漱的时候,想起了一件大事。
“那怎么办?”骆和坐在石灶前,也跟着着急,“咱们赶紧去村边枯水塘里折点回来?”
“我去吧,你煮食。”骆平放下葫芦瓢,也不洗漱了,轻手推开柴门就出去了。
“阿哥你抓紧,快点回来!”骆和压着嗓门冲着骆平的背影喊。
却说骆平正往村边枯水塘方向去呢,半路却碰见个身影,正往村后他家草棚方向来,边走边定睛看,很熟悉,像是何大力;再走几步,确认就是何大力,正准备喊,对方倒先朝他喊:
“骆平,今天是不是要跟你阿姊去赶集?”
两人碰了头,骆平讲完去采荷叶的事儿,何冬却问赶集是不是要带虾干苦槠豆腐的事儿。骆平听了,自是点头;何冬听了,倒不再继续往后村去了,转头就回去了。见着何冬回去的背影,骆平想到了少秤,于是又喊了一声:
“大力哥,我们还缺一把秤!”
“晓得了,我家有。”
骆平自是去枯水塘里折荷叶去了,却说这边何冬,进了家门就对着等在堂屋的阿奶说:
“阿奶,他们是要去赶集。”
戚老太从堂屋前的条凳上站起身:
“是要去卖虾干啥的吧?”戚老太又拿眼看了看自家大孙子,“昨天晚食都没赶上回来,骆娘子家,怕又做什么好东西要拿去卖了吧?”
何冬听阿奶这么一说,挠挠头不好意思嘿嘿了两声。
“臭小子,我心里有数。”戚老太说完,转身朝里屋何冬娘房间里一声喊,“黄梅,家里那半篮子鸡蛋,今天拿去集里卖了吧。”转头又对着何冬说:
“跟你娘一道,推车拉一车干柴,也去卖了。”
何冬心里正想着,骆颜要是做了需要用水盆竹匾盛的吃食,还得带虾干,怕是不好拿,正想找借口也去赶集呢,这得了阿奶的吩咐,当下眉头一展,爽快应了一声,就边推推车边喊她娘:
“娘,你快起来,赶集去了!”
那边,骆平折了好些荷叶回来,骆和早食已经煮好,正在往三只瓷碗里舀饴糖呢,见着阿哥回来,转头让阿哥赶紧洗漱。骆颜听到声响,这才迷迷糊糊睁开眼,待脑子稍微清醒,才想到今天要赶集,当下心里一急,“坏了,起晚了!”等她坐起身子,见两小的冲着她笑,屋门口叠着一沓荷叶,又见条凳上摆着三只冒着热气的瓷碗,当下心里舒了一口气:
“啊呀,你俩怎么不叫我?”
“阿姊昨夜做苦槠豆腐,不也没叫我们吗?”骆和露着一张笑脸,拿筷子在碗里搅拌,“阿姊快起来洗漱,喝完盐糖水,吃过早食,咱得赶集去啦。”
洗漱完毕,骆颜拿竹刀,将水盆和竹匾里的苦槠豆腐,一一切成了比巴掌略小的小块,骆颜又化了点粗盐水。早食各人夹了一块,两小的第一次吃这苦槠豆腐,粘上盐水吃进嘴里,自然带着咸味,还带着一种天然的苦槠果的鲜香,最关键的是,那软糯q弹的口感,令两小的大呼“好吃”。
看着两小的喜欢,骆颜很自信地边吃边说:“集上这东西肯定好卖!”
“阿姊,卖多少钱一块?”骆平边吃边问。
“嗯,可当菜,可当粮,两文钱一块,你们觉得怎么样?”
“鸡蛋才一文钱一个,咱这一块苦槠豆腐,能卖两文吗?”骆平睁大了眼睛,似乎不太相信,阿姊做的吃食能卖这么贵。
“去了集市才知道,”骆颜喝完最后一口粥,“抓紧吃,碗筷回来再洗。”
吃罢早食,两小的帮着骆颜,将所有苦槠豆腐,都切成了厚约四五厘米的小巴掌大小。骆颜心里数着,除却三人吃掉的三块,还剩七十七块,当下把苦槠豆腐一一往两只水桶里装——只能挑着去集市了。装着装着,骆颜却留了十七块在竹匾里。骆和见阿姊不装了,转头问:
“阿姊,还有这许多呢!”
骆平看了骆和一眼:
“留着给大力哥和陈阿奶的吧?”
骆平见阿姊没吱声,想是正确的,于是嘿嘿笑着说:
“阿姊,还有我们的份没啊?”
骆颜收拾好水桶和扁担,将大半框竹篓鲜虾干,往骆平肩上一套,笑着答:
“喏,那屋里还许多呢,做出来你能吃多少?”
“我是怕你送太多给大力哥,两文钱一块呢!”骆平不知道是开玩笑还是真心疼银钱。
见他没个正形样,骆颜抬手就将扁担头往骆平屁股上轻轻一拍:
“还想不想阿姊给你买新衣裳了?”
骆和看了直拍手笑。骆颜挑着一担水桶走前,骆平背着竹篓跟着,骆和手里捧着荷叶,最后关了柴门,三人一道往村里方向去了。
三人还没出村口,就见前面路边上,何冬站在一车干柴边,何冬娘提着一个竹篮子,立在何冬一旁。还没走近,何冬娘已经朝他们招手了:
“骆娘子!”
两小的看见何大力,心里无端地就高兴,纷纷奔着朝前去了。骆颜挑着担,虽说不是很沉,但走不快,只得腾出一只手朝对方挥了挥。眼见何冬也快步向她走来,碰了头,不由分说,他双手一提,就将骆颜肩上的担子抬走了。骆颜还没反应过来,只觉肩上一轻,手中的扁担已经在何冬的手上了。
“放我车上,轻快!”何冬说这话时,人已经走在骆颜前面两步远了。
骆颜心里虽是喜欢,奈何在何冬娘面前,不敢太过表现,只得连声道谢:
“谢谢何大哥……”
五个人走到了一处,何冬将一担水桶,往推车顶上一挂,再用麻绳将水桶围一圈绑了,这才重新推动车子,嘴里还朝着骆颜一等人喊:
“走呀。”
骆颜又道一声谢,早看见推车后边还挂着一杆秤,心想,难道是卖柴所需?倒可以借来一用。末了,看了看何冬娘手腕里的菜篮子,一把就夺了过来:
“黄梅婶,这个我来提。”
何冬娘没防备,篮子已经在骆颜手腕里了,她也不再多嘴,只有一搭没一搭跟骆颜聊些闲天。
辰时正,一行五人挤到了八都村岔道口。许是今天起晚了,岔道口路边,早被先来的摊户占满了。五人正在焦急间,就听到不远处有喊声:
“小娘子,小娘子,这里!”
骆颜回头看,却是上一个集日的那胖大婶,当下也笑着回应了。
“小娘子,没地方摆摊了吧?来我铺面前!”
胖大婶连连招呼。骆颜左右一看,似乎是没什么好地段了,于是一行人来到了胖大婶铺面前。骆颜极不好意思地说道:
“今天起晚了。占了你的地面,妨碍你做生意呀婶婶,这多不好意思!”
“不打紧,不打紧,”胖大婶和颜悦色地说,“我晓得你的东西和本事,不消一刻,你的东西就得卖光。”
听了这句话,骆颜倒是不好意思地边动手边回话:
“哪里哪里,借婶婶吉言。”说罢,倪眼招呼何冬,那意思再明白不过了,一起在这摆了呀!
何冬娘倒是第一次听人这么夸骆颜,心里虽然诧异,但也想看看一会骆颜怎么个卖东西法,自是接过骆颜手里的半篮子鸡蛋,就在一旁蹲下了。
老套路,骆颜摆好摊就是一阵喊,不过喊出嘴的,却不是苦槠豆腐,而是”弹弹豆腐“,两小的听了,先是心里一惊,怎么?阿姊不是说苦槠豆腐么?怎么成弹弹豆腐了?不消几秒,骆平已参透其中奥秘,在骆和耳边轻言:防止人家知道是什么做的。
骆和听了,心里直夸阿姊真聪明。当下两小的也一个喊卖弹弹豆腐,一个喊卖鲜虾干,倒把蹲在一旁的何冬娘俩看傻了眼。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均瞪大了双眼:还能这么卖东西的吗?这个,是不是有点太厉害了?
且说卖过一阵,围在骆颜摊位前的热闹人群里,不知道什么时候,挤进来一个矮胖身材的中年男人,他盯着骆颜水桶里的苦槠豆腐,瞧了半天,见骆颜卖出去不少,眼见一边水桶即刻见底,这才不慌不忙朝骆颜问话:
“小娘子,你说这东西,可凉拌、可煮食、可炭烤?”
“正是!”骆颜忙完手中一单生意,接过对方递过来的两文铜板,一边往袖袋里装,一边回答。
“还软糯爽滑,还什么q弹?”那矮胖男人皱着眉,右手摸着嘴唇上的八字须,做疑虑状。
“不相信,您可以亲买了两块回去一试。”
那矮胖男人又拿眼瞧了瞧边上,骆平骆和脚边竹篓里的半框鲜虾干:
“这河鲜是好东西,我自知道,只是你这四文一两,忒有些贵。”
“山溪土产,难得捉到,贵点在理。”这时候,蹲在一边看了许久热闹的何冬,倒是站起了身,立着高大的身体杵在矮胖男人身边。矮胖男人大概是迅速感到了极大的压迫感,不自觉往骆颜那边靠了两步:
“河鲜难得,河鲜难得,我自知道……”矮胖男人又看了看何冬身边一车干柴,还有何冬娘脚下半篮子鸡蛋,转头看向骆颜问:
“都是你的?一家人?”
“额,那不是我的,也不是一家人,但都是一道来的,一个地方的。”骆颜听到“一家人”,心里不知怎的,彭彭两声跳,微微低了头作答。
“那这样,你跟我来,那什么豆腐,虾干,都一并提来。”矮胖男人大手一挥。
骆颜心想,难道碰到大主顾了?第一反应是,他想包圆?稍微冷静了一下,回道:
“怎么,大叔这是想全买了?”骆颜问。
“先看看弹……弹弹豆腐,口味到底如何。鲜虾干自是全要了。”
“那这一车柴火,还有这半篮鸡蛋,您得给我一并要了!”骆颜听言,对自家苦槠豆腐有十足的信心,知道能成,便想着把何冬娘俩的东西一并卖了,“我们同来,您不好让我们分开回去呀!”
矮胖男人微微仰头,看了看高大的何冬,又转眼看了看骆颜,略一沉吟,点头答应。
一行五人,随着矮胖男人从巷道里绕了几个弯,在一处两层阁楼的后门楼梯口停了脚。
“你且提两块弹弹豆腐随我来。”矮胖男人朝骆颜道,转身踏上了阁楼楼梯引路。
骆颜拿荷叶包了两块,就准备随矮胖男人走,何冬却一把挡在了骆颜身前,早一脚先踏上了楼梯。矮胖男人听到声响,回头看了何冬一眼,嘴角一笑,也不做声,依旧在前面带路。
骆颜心里却觉出几分暖意,心里想:“这男人可以,还知道陪着……”
全本书屋【qbsh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古代种田养家日常》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