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书屋

12. 前夜

河间。

当帝王抱着睡熟的女人慢慢骑着马从远方走近的时候,顾怀榆才算是真的松了一口气。

明日便是原定的出发的日子,朝会上还有许多要交代的事。但为了这次出行,帝王把朝会推到了深夜。群臣不敢有意见,只能聚集在这里,翘首等待帝王的归来。

其实帝王提出要在离开河间以前和元月出门游玩一整天的时候,顾怀榆心里是不同意的。那毕竟是个在突厥生活了二十一年的女人,谁也不敢保证她对大启的忠诚比对突厥多。

但看起来帝王对这趟旅程很期待。

所以顾怀榆没有发表意见。二哥有时候像个孩子,孩子对于想要得到的东西是很执着的。他的内心深处大概是为二哥能找到所珍视的东西而感到欣喜的,也许隐隐地还带着点期待,期待着他能够从此收了性子、成为一个好皇帝。虽然他一定会完成大哥的嘱托,但他不想二哥下台得那样惨烈。因此他总是隐秘地期望着。

帝王抱人下马回帐的样子太过柔和,让一路的官员奴婢大气也不敢出。如果搅碎了这柔和,他们毫无疑问会被搅碎。

帝王竟然没有留宿。

他送她回自己帐子的时候,群臣已经有些微微的声音想着要散了。但顾怀榆没有动,没人敢做第一个。

没想到帝王并没有逗留太久,很快就撩开了营帐的毡门,甚至带着笑意。群臣要拜,他抬手示意免了,径直往议事的毡帐去了。群臣慌忙跟上。

帝王再一次展现了他作为一个野心家那狠戾的政治手段,关于朝见的条条桩桩莫不显出一种苛刻。如果不是如今大启的局势实在是不容乐观,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事。

顾怀榆见到对图谋突厥兴致满满的帝王,想到那个睡在他营帐里的女人,心里涌出一种微妙的直觉。

有什么转折因她而起。

顾怀榆无比确认这一点,因为帝王已经提出了要从突厥接回怡成公主的要求。

他说如果没有她派人相救,他就遇不见元月。他说她是他和元月的恩人。

他说和亲公主都是为了保护君王的懦弱,他说在外的女子没有不想家的,他说如今的大启已经不是需要一个小小女子去扛起来的。

他说他要厚待他的恩人。

顾怀榆心里的荒谬之感愈发强了。他觉得帝王面对某些局势的态度就好像还活在八岁的时候。

他第一个出言反对,头磕在地上的毡子上发出沉闷的响动。他的身后呼啦呼啦跪了一群人。

怡成公主,怡成公主所带来的和平。这和平要是被打破,又要靠谁来换?

顾怀榆在脑海里死死盘算着,打算绝不后退一步。

但帝王神色洋洋,叫顾怀榆别费心思。使臣早就从他的营帐出发,骑上他最好的马,朝着突厥牙账狂奔了。

顾怀榆脑子里有什么东西“噔”的一下被敲响,余波回荡在他的脑海里,让他的耳朵听不清声音。

他不记得后来是怎么结束议事回到营帐的。只记得自己慌忙地写了封信,唤来了最好的那只信鸽,拜托它快快飞回东都。

但当在黑暗的营帐里独自一人坐了不知道多久后,顾怀榆还是选了一匹快马发了疯似的向前追去。

那只信鸽是飞得很快的,只是快不过被顾怀榆全力驱赶着的马;顾怀榆其实不知道它飞行的方向,只是向着东都的大概位置狂奔罢了。但大概是草原太过开阔,天色太黑;而月光太亮,白色的信鸽太过显眼。

他真的找到它了。

见它的那一瞬,顾怀榆近乎本能地挽弓搭箭将它射杀。

他将落下来的鸽子轻轻笼在怀里,白色的羽毛上刺眼的鲜血让他不敢用力去抱。他俯身把鸽子罩在自己阴影里,眼眶里蓄满了泪。

他看着面前这只鸽子,它看他的眼神干净单纯,就像小公主的眼神。

阿梓,对不起。

但他最终还是没有发送第二只信鸽。

此后七年,顾怀榆一直在想同一件事:那天夜里那只鸽子,怎么就被他找到了呢?

总之帝王已经从河间又启程了。他们将沿着滹沱河,乘船向雁门行进。

船已经调度好了,滹沱河的水位也足以承载。原先是不能的,但帝王自登基以来曾四处巡幸,早命各地郡守将所辖地内的宽度超过百丈的河流按照标准疏通,如今倒也具备了战略意义。

帝王很是自豪。

一万余五千人走水路太过勉强。帝王点了三千精兵随驾,剩余七千将士被安排着编进了驻扎在涿郡附近的大将史鸿飞手下,即刻起向主力行军。待与史鸿飞会合后从西向雁门接近以备不时之需。一些杂役仆从、美姬娇妾和不必要的辎重则被留在了河间。

帝王还沉浸在等待门伽可汗前来朝见的美梦里。但顾怀榆知道,已经不可能善了了。

-------------------------------------

东都。

顾念梓等的下一封信,很久也没有来。

但她从桃夭那里得知,东都那些根基不深的武将家族里的小子们陆陆续续都去向桃夭告别,有些还得了提拔,终于敢傻笑着向她表明心迹。百里家的世子更是到桃夭的窗棂下大放厥词,说什么家族荣宠前途光明云云,希望她为了前几日拒绝见他而后悔。

桃夭烦得丢了支钗,却被当做了示好的证明,被人欢喜地捡了去。楼下的人继续大言不惭地表示原谅了她,希望她不要太过忧心,待他回来再续情缘。她随侍的小丫头愤愤的念叨:“怎么不插死他。”

顾念梓拼凑出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百里泰要领兵北上支援。

其实百里泰的年岁已经很大了,向西的吐谷浑之战应当是他带领的最后一战。本次镇守东都其实也只是起名义上的震慑作用,顾念梓没想到真的会需要他再领兵。

史鸿飞,大启的另一位肱骨重臣,如今正驻扎在涿郡以北。他在承徽年间的表现很是不俗,在与突厥的冲突之中更是战绩斐然。曾与突厥第一勇士单骑相斗,成功将对方斩于马下,名声大噪。而后更是屡立战功,因此一再升迁,如今正是正四品忠武将军。虽因其直忠不能作为帝王的宠臣,但凭借其过往功绩足以让他得了领兵驻守的特权。

顾念梓拿出舆图,仔细思考着。

如今天下大乱,四方战事皆起,领军者众多,各割据一方土地。

山东地区的王豪(1)是最先发出这样的怒吼的。

平怀九年,当帝王执着地打算建立他的千秋伟业因此定要出兵辽东的前夕,大兴土木、强征役夫积累下来的恶果终于爆发了。本是一介农人的王豪站在长白山下激愤而作《无向辽东浪死歌》:“……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一时间激起千层浪。其振臂高呼的形象激励了无数后来好汉,有的不远万里投入其麾下;有的则是在自己的地盘上也喊出了这样的口号,加入了这场反叛。

在那之后的三年里,大大小小的起义层出不穷。其中威胁最大的就是平怀十年启将郭良弼在澧阳的举事。因其大将身份,此次反叛也是自大启开国以来涉及人数最多的反叛。郭良弼拥兵八万,直逼东都。这一战报将正在北平督战辽东的帝王从大一统的梦里惊醒,第一次直白地将大启的千疮百孔展示给他。

那时候的顾念梓正跟着顾怀榆在东都为帝王镇守后方,对他那不眠不休的几十个日子记得很清楚。

但郭良弼的部队很快就被百里泰带人清缴了。平怀十一年,郭良弼兵败被杀。其死前目光阴鸷、口吐鲜血,以生生世世诅咒帝王千秋大业毁于一旦。然其残党众多,盘踞于澧阳、襄阳附近,未曾收服。帝王让百里泰驻军东都,便是北慑突厥、南防襄阳。

无论如何推算,都合该是史鸿飞领兵向雁门与帝王车架会合以保朝见——现在也许该称作谈判——的顺利举行,而不是百里泰。倘若东都的十二万大军有什么动向,那东都以南郭良弼残部以及汝阴郡内的叛军便可联合向东都发起进攻,若东都被攻占,帝王就失去了对于北地、山东甚至是江南的控制,江山社稷则名存实亡矣。

顾念梓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得明白。

但她不想再留于王府苦苦等待了。

她的剑如今没有用武之处,但她的枪已经很热了。

顾念梓想起了齐老将军,想起他数月前将朱竹连带着一干后生从江都平调到了东都的举措,她知道有些事得与他好生探讨一下,或许能帮助她将局势看得更加明朗。

于是顾念梓去找了自己的半个师父,想与她商议如何才能有个正当理由去见齐老将军一面,却被朱竹笑眼弯弯地告知只需等待。

“……还是等待?”顾念梓有些沉不住气了:“可我一直在等,已经等了很久了。”

朱竹拍拍小公主的头:“殿下,成大事者,蛰伏乃第一要事。”

全本书屋【qbsh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叩首》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侯府千金太娇软,禁欲王爷掐腰宠菜窖通古今我让落魄王爷反败为胜身体互换,我被冷面摄政王赖上了农门贵妻,离家四年的夫君成太子了换亲十年后,残疾死对头为我哭红眼穿时空的女将军重生大庆:咸鱼公主只想赚钱旅游离人终成相思意闺蜜齐穿书,太子将军成弃夫死遁五年,被初恋陛下抓回来谬接瑶华枝诱梦重生归来,王爷要娶吗姝宠悍女麴凰驭龙婿太子流放,锦鲤婢女随行超旺他开局就报仇我能统御万鬼废柴逆袭指南:捡个魔神当外挂这个修仙过于日常综影视之从安陵容开始当卷王疯批奶娃又在虐渣渣神偷为尊:逆天夫君,请别拽快穿王牌系统生崽手册被退婚后,我绑定系统商城开大!空间通古今,搬空全村去逃难腹黑小阎王,带着剧透狗转世了穿越三国:姐妹同心养的面首成了摄政王,我被迫躺平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寻找轮回的你修仙之我让剑圣入赘哇!女总裁是皇帝穿越恶女称霸,专收恶人库房折红鸾我靠好运壮大家族万界神豪:咸鱼倒卖记千万别惹,疯批皇后手段狠从冒牌上尉开始成为帝国皇帝快穿之好孕娇软美人三魂七魄归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