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全本书屋】地址:qbshuwu.com
小米和大豆下地的一周后,番薯的秧苗也到了可以扦插长度。
上午执语从温炜几人中抽调一人,专门给剩下的几亩地灌浇了一遍水,浸湿松软的土壤,好能让番薯扎根。
为了保持秧苗的活度,一直到了下午,执语才将孟小文几人从菜地里抽调了出来。
带着她们一起,将番薯苗掐成十五厘米左右的小苗,每条小苗上带着至少三片叶子,之后带至上边大田那里。
执语特别选了一个阴天来扦插番薯,天气太热很容易将苗晒枯。现在这个天气温度不高、阳光不盛,正是好时候。
执语带着人将秧苗背到上边,翻了一下浸湿一上午的土壤。
“湿度还行,孟姨,你们到跟前来,我给你们示范一下。”
长长的四条垄占据了剩下的几亩地,因为秧苗比较脆嫩,执语便没让男人们插手,以免手重折断小苗。
执语将番薯苗斜插入土壤中,稍微轻轻的拢一拢土壤,将根茎部分埋入土壤,叶片顺势放在垄上的一边。
“就像这样,大概在四十度左右的角度插入土壤就行,叶子保留在土壤之外。”
“动手的时候尽量力度不要太大,这个根茎很嫩,容易插折了。”
番薯在执语家乡也叫红薯,嫩茎其实也可以作为一道菜食用的。
折断一小截带着撕掉嫩茎外的一层皮膜后,加入猪油炒上一炒,味道鲜美可口,据说还有清热解毒名目的功效。
不过现在秧苗很少,想吃上一顿怕是要等这一茬收了之后了。
这东西不但可以食用,执语记得小时候,家里收番薯的时候,会用番薯叶茎折成项链样式带着玩。
种番薯还是很累的,采摘蔬菜虽然是站着,但是肢体舒展得开。
种番薯只能蹲着或者半弯着腰,几亩地全都种完,几人坐在田埂上歇了好一会,才能直起腰来。
执语年轻还好,孟小文几人倒是累的够呛。番薯种完后,执语给几人放了一天假,让她们好好休息一天。
当然,这一天的休息是算在正常休息之外的。
“要是能有机器就好了,这样人工也能解放出来。”执语撑着腰看着眼前的一排排的番薯,不免感叹。
这里科技很发达,但是针对这些农作物和蔬菜的科技化机械很少,或者都可以说没有。
仅有的一些可用的机器,也不是专门为它们而造,只是因为其他可种植变异植物的种植和采收方式,与它们相似。
所以才能拿过来用一用,就比如执语买的那两台机器。
现在基本上执语在尝试种植的东西,都靠最原始的人工种采方式。
番薯种上后,执语开始了每天梳理农作物的日子。
这些东西其实也不是每天梳理,不过是这次种的有点多,一天基本上是忙不完的,只能分批次梳理。
这些时日,执语的精神力锻炼的越发坚韧。精神力充沛的情况下,一天一口气能梳理三四亩地。
菜地那块已经长成,只要不是突然变异,维持一两月都没问题。
上边大田这里是这月的重点关注对象,番薯秧苗还小,隔三岔五梳理一遍是必要的,以免长歪。
忙起来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
一转眼三个多月过去了,小米已经进入了抽穗期,三个月从间苗、补苗到定点灌溉除草,执语每天都会亲自过来盯着。
眼瞅着香碰碰的小米粥就要成为现实,可不能有一丁点的闪失。
马上就要进入灌浆阶段,除了必备的日常护理外,这个阶段营养必须得跟上。
合适足够的肥料,才能衍生出更为饱满的果实颗粒。
今天执语从上边大田回来的时候,又联系了一车羊粪沤肥,尾村养殖户的羊粪已经被执语包圆。
中午将砍的几棵毛豆剥开简单的炒了个菜,毛豆米再吃几次,口感就要变老了,之后就是坐等收获黄豆的时候了。
执语一个人就着毛豆米,配着食剂简单的将就了两口。一个人也懒得换着花样折腾,特别是干了活,就更不想动。
慕廷前天回了都城,说是慕展有望进入全球联盟军校,这几天在训练冲刺中,慕廷得回去帮他把关。
慕廷的病情好转的很快,现在已经不需要天天食用高辐射的食物。只是运用精神力方面还是被蔡云维禁止,这次回去蔡云维也跟了回去。
执语吃完饭,并没有午休,而是来到了菜地。
这茬黄瓜和西红柿该清理了,这两天已经陆陆续续的在将枯黄的藤蔓砍掉,重新翻土。
庄施那边已经停止了黄瓜和西红柿的供应,只剩茄子还在售卖中。
不过最多也就一个多月的时间,应该也要下市了。
小葵镇这边应该属于热带气候,执语来到这里也快一年了,这边的气温从来没有低于过15度以下。
平均气温能达到22到25度左右,都没有春秋冬季之分。
这样也好,很多东西就不需要应季栽种了,就比如这茬清理完,地里重新翻土施肥,又可以轮回新的一轮黄瓜和西红柿。
不过,这次执语打算将之前移植过来那一小片山药给挪过来,准备扩大山药的面积。
上次经验不足,种植山药全都长得歪七扭八的,自己家吃着都费劲,也就没有放到庄施那边去销售。
这次执语提前购买了一批毛竹回来,前两天已经让工人们将这些毛竹对半劈开,打通竹节备用。
今天正好上边大田不忙,执语抽了半天时间到这里,打算今天先将沟畦给整出来。
山药不比黄瓜,行距间隔要稍微远点,至少得留个一米左右,每株距离也要30厘米左右。
因为准备管道种植,所以埋种药块的时候不需要深入挖坑,施肥的时候也就没有深翻了。
来到地里的时候,孟小文她们还没过来。中午有一个半小时的午休时间,大家应该还在家休息。
一堆堆的毛竹正堆在地头,黄瓜地已经清理出了一小半,西红柿那边也在砍了一点,不过还没来及重新翻土施肥。
黄瓜和西红柿这茬准备再种原先的一半,剩下的地方都留给山药,毕竟连着吃了几个月黄瓜和西红柿,庄施那边的顾客也不如开始时热情了。
当然,东西仍然是供不应求的,因为除了小葵镇的顾客外,很多外城的人也逐渐跨城过来购菜。
执语到了毛竹堆前,捡了一根竹管拿到清理出来的空地上。
先简单的整理了一小段沟畦,然后蹲下来挖了一个40厘米左右的倾斜坑,将毛竹置于坑内。
毛竹没有选很粗的品种,直径大概也就6-7厘米,根据之前那堆弯扭的山药品相,这个尺寸绰绰有余了。
连着排放了四五根毛竹后,执语整体看了一下,位置还行,等山药下种完,爬架就可以根据这些间距重新布置了。
忙碌了一会儿后,孟小文几人陆陆续续的过来,也加入到了执语的挖坑大军中。
看着大家已能正确的排放毛竹,执语便起身离开,回到后院那边,将之前清理的杂草还有黄瓜枯藤拎了出来。
找了块空地,一把火给点了。
草木灰也是个好东西,不但可以当肥,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防虫防蛀。
火苗烧了半个多小时后逐渐熄灭,执语将草木火用东西拦上,再用苫布一盖隔绝空气,防止没人看着,火苗又死灰复燃,烧到别的东西就不美了。
草木灰收集完毕,执语将之前栽种的那些山药,统统都给挖了出来,一根没留。
挖出的山药,留了一小截给执沅晚上回来吃。
其它的都切成了一小块,每块上都确保了留有芽眼,不需要留多,一个两个即可。
切好的山药块整齐地码放好,为了通风干燥,之前执语早早在院子后搭了个简易的三层架。
切完的山药断面沾裹上冷却的草木灰,再放在三层架上晾干一段时间,就可以下地埋种了。
以现在的天气和温度,最多明天也就可以栽种。
这次精心准备的卖相一定不错,庄施那边可以让他提前做预告了。
黄瓜和西红柿下市一段时间,会有新的蔬菜补上,也不至于将市场冷落了下来。
第二天,执语早早的起来,将山药翻了身看了看,截面已经开始自我修复。
之后,先到了上边大田转了一圈,小米的谷穗还是未看出饱满的迹象,这事其实也急不得。
不过是馋主食的某人,忍不住每天都看看而已。
回来后执语直接去了菜地,一排排的毛竹已经排列好。
西红柿那边的新清除出来的地也已被翻过,今天下午应该也就能投入使用了。
执语挎着个小背篓,从黄瓜中穿梭,捡一些老的变黄的黄瓜摘取下来,这些种子得提前留下来。
不然掉在地上,杂乱无章长的到处都是,到时候又得一番好忙。
到了下午的时候,再去看那些山药块的时候,断面已经有风干愈合的迹象,是时候下地了。
执语将山药放到小筐中,多跑了几趟,将种药块运到菜地里。
《靠精神力种田养崽》转载请注明来源:全本书屋qbshuwu.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