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代善前半辈子是不信阴司鬼神的。
虽然有张道士这个半仙,但他奉行儒家的“敬鬼神而远之”,妻子爱烧香拜佛,礼敬出家人他不管,他自己除了清虚观是不去旁的道观寺庙。
没想到后半辈子,他两个孙儿都和神仙扯上干系。
“回公爷,查清楚了,稳婆,二奶奶的贴身丫头,都确定那是从小少爷口里掏出来,小少爷吐了才哭出声。”
贾代善不语,书房里的人也不再说话。
二奶奶王氏捂着心口,感觉心都要跳出来。
前日生产的景象还在眼前,她竟生了个“衔而生”的儿子!
王氏虚弱的躺在床上时听到丫鬟回禀,惊的直接坐起来!
丫鬟捧着给王氏看,
那大若雀卵,灿若明霞,莹若如酥,五色花纹缠护。
宝正面镌有篆文,乃“通灵宝”,“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反面乃“一除邪祟,二疗冤灾,三知祸福等字”(红楼)
王氏怎麽也想不到生了个大有来历的儿子,可公爷却把产房众人拿了,并不相信!
王氏被关了两天,才晓得害怕,儿女不能过来看她,丈夫面不敢露,更是不中用,她竟是被软禁在房间。
“王家还在,他们不敢的!”
王氏安慰自己,她是有娘家的人,王家不是已经破败的张家,不可能坐视出嫁女在夫家受难不理,就算是公府也不能这样嚣张。
新来的丫头个个粗笨,王氏不敢用她们,月子里的补汤喝的战战兢兢,直到又过了数天。
小孩子哇哇的声音响起,一个低眉顺眼的婆子抱着襁褓进来,道:
“二奶奶,公爷给小少爷起了乳名”宝“,”
贾代善放下一子,问道:“可有回信了?”
张道士笑眯眯的堵了白子生路,笑道:“瑚小友应当还在闭关,公爷不用着急。”
书房里只有两人下棋,贾代善就不拐弯抹角了,道:“宝的事情你算不出来,他是人?是鬼?是仙?是妖?总要弄个明白!”
张道士摸摸胡须,“前生如何不提,小公子是其母十月怀胎生下,自然是人,公爷何必执着?”
贾代善摇头:“我也知今生莫问前尘,只是这孩子生来口中衔,若不是有大出息,就是大恶,总不会平淡一生,败了这家业到罢,就怕招来祸患。”
张道士劝道:“古来有文武星君下凡,辅佐帝王,惩奸除恶,保家卫国,小公子是这种来历也未可知。老道修为浅薄,觉着那石灵气逼人,想来不是恶物,公爷不妨好好教导一番,小公子既非常人,未尝不能成就一番功业。"
张道士的话颇有道理,宝他看了数日,却是个普通机灵的孩子。
贾家能指望的孙子辈,不算贾瑚修道,贾珠,贾琏都是聪慧的好孩子,贾珠读书上比其父有天赋,贾琏根骨极佳,又是承重孙,可继承贾家武将起家的人脉,然嫡支人还是太少,家中又添个孙儿,不提这不知祸福的来历,实在喜事一桩。
张道士又道:“小公子衔而生,易为人言所惑,公爷准备如何?”
贾代善没了心事,又落下一子,笑道:“不过一稚儿,何来流言?”
长青打开匣子看着里面数块鲜明莹洁的美,大的如鸡子,小若雀卵,花纹各不相同,镌有蝇蚊大小的篆文。
这是贾代善私库的一块石原石,藏在库房,只在表皮表层露了一点莹润的光芒,送去剥开后制成大小不同,形式相同的宝,刻着赐福除祟的文字,乍看和落草那块并无分别。
贾代善只看了一眼,就让人分赐诸孙,贾珠,贾琏,贾元春,贾玥,贾宝。
“给东府的珍哥儿也送一块,说这是用老道士亲自开光念经后的石制的。”
贾元春捧着宝到史氏前笑道:“祖父赐美,孙女亲手编织的络子,祖母看可配?”
史氏笑道:“极好,回头戴上給你祖父瞧瞧,你二哥哥和宝也有一块,兄弟姐妹戴一样的,岂不好看?”
元春羞涩一笑,“若是大伯母不嫌弃,琏儿和盈妹妹的孙女也编了络子,只是手粗,不敢送去。”
“我替两个孩子谢谢元姐儿。”
、
张氏领着丫鬟嬷嬷进门,先冲史氏福身,慈爱的看着元春道:“元姐儿才多大人,络子打的媳妇身边的玲珑也比不上,只盼盈姐儿将来有元姐儿一半就好了!”
史氏示意张氏落座,道:“怎么不把盈姐儿抱来?”
“这孩子皮实,会走就想着跑了,在媳妇院里就不老实,幸好瓶瓶罐罐都被丫头收起来,不然东西打了多少!”
张氏笑道:“媳妇想着太太这里都是您的爱物,东西也贵重,不让那毛孩子过来了!”
史氏笑脸一僵,笑道:“盈姐儿身子结实,我听说她不吃奶了,咱家的孩子,不比高门大户,也不用丁点大就断奶!”
“小孩子嘴馋,琏儿喂了她点旁的吃食,这孩子就不爱吃奶了,今儿早上胭脂米熬的粥,配着点肉末,吃了两碗,太太放心!”
张氏又说了两句闲话,起身道:”二弟妹生了宝,一直不爽利,媳妇去看看。“
元春连忙道:”我随伯母去。“
转身冲史氏娇声道:“祖母,孙女还没见过宝弟弟。”
史氏应允,道:“你娘身子亏了元气,容易疲累,不要待久了。”
荣国府又添金孙的事情在京城小范围传了出来,不过是二房贾政之子,担着荣国府嫡孙的名头,王公贵族有心的送上一份礼,不注意的根本不知道。
荣国府没办洗三礼的事情知道的更少,贾家对外是说二奶奶王氏年纪大了,生下孩子身子不大好,小公子也不好在母亲生病的时候办洗三,好在月子里王氏就养回来了,满月没有错过。
但是,一些有心人还是对贾家新出生的小公子投下了目光。
朱宅,孟娇抱着打扮一新的小徒弟找到书房。
刘悔手里端着香茶,就见师妹抱着个红彤彤的团子进来。
朱大人眼前一亮,看着团子喜庆,抚着美须。
刘悔瞥了他一眼,“有何事?”
孟娇放下小徒弟,忧心忡忡道:“荣国府那事师兄打算如何办?”
刘悔品了品茶,放下茶盏,反问道:“师妹有何良策?”
“我是没有法子才来问师兄!”
孟娇道,转眼就见小徒弟攀到朱大人怀里,揪着长长的胡须笑。
朱大人一手护着胡子,不敢使劲掰开孩子的手,求饶道:“好孩子,我的胡子不好玩,伯伯给你好东西!”
“你有什么好东西?”
“三文钱的糖葫芦英莲都腻了,还不如胡子给她玩耍?”
孟娇毫不意外一向宽厚的师兄这样刻薄,他其实蔫坏蔫坏的!
“师兄,荣国府的异事我们知道,总不好不管,师兄有主意就说!”
孟娇催促道。
“等。”
刘悔端着茶杯,轻叩杯缘。
“事情的缘由我们不清楚,不过因果缠身,局已将至,至少数年内没有大碍,你担着英莲的事,也要等,不妨多等等。”
孟娇想了想,笑道:“师兄所言甚是,何妨多等几年,时间总是不缺,我们又何必着急。”
“英莲,不许拔朱道友的胡子!”
孟娇看着小徒弟手里的一小把,不禁掩面。
“无妨……无妨,”
疼的直吸气的朱大人还给怀里的孩子开脱。
孟娇抱过小徒弟去训话。
英莲虚岁不到四岁,可心智至少有七岁,能知事了。
孟娇却觉着她比刚救回来时还要心智还小,都会调皮了。
书房里刘悔笑眯眯看着面前人想伸手摸摸下巴却不敢的模样。
“你还笑,刘楚河,你变了!”
朱大人悲愤道。
刘悔指尖一动,笑的不带丝毫烟火气。
“刘楚河是谁,在下刘悔,宜无悔怒的悔。”
朱大人被弹了脑袋,敢怒不敢言,板着脸道:“刘悔道友,同是道友,说话非得阴阳怪气,孟道友都不自在了。”
刘悔淡淡一笑,“我师妹最识时务,朱道友不必挂心,朱道友担心自己吧!”
刘悔想不到竟然能在京城又碰到一位同道,还是旧日相识,不过,人还是那么傻。
朱大人苦笑,他现在比凡人强不了多少,怪不得刘悔生气。
者有话要说:
贾宝:三岁学文,五岁练武,哭唧唧!
小说推荐:《港综警队话事人》《赤心巡天》《炮灰的人生2(快穿)》《那年花开1981》《退队,然后捡到问题美少女》《云朵和山先生》《我真没想离婚后带球跑》《了了》《我真没想离婚后带球跑》《撞星》
全本书屋【qbsh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红楼之贾瑚修仙记》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