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咱们这个月销量挺不错啊,才过去半个月,仅bj地区就发行量将近八万!这个月全国发行量搞不好要突破去年一月四十九万的销量。”
“我估计应该是不行,去年一月是有小程老师的作品刊登,外加叶老在文艺报上写了文艺评论,这才有四十多万的销量。”
“今年一月这一期,确实也出了不少佳作,像刘心武老师的《熄灭》,谷应同志的《两道杠》、王扶同志的《青青与翠翠》这些佳作。
但从知名度,社会影响力,作品质量等多个维度上来品评,还是逊色于程开颜同志。”
“那是之前,人小程老师现在是什么身份?战地文艺先锋,儿童文学理论研究大家,这怎么比?根本比不了好吧!”
……
朝阳左家庄北,儿童文学编辑部。
天空明净,万里无云。
一轮耀眼的太阳挂在上面,播撒着暖洋洋的光线。
三楼阳台,几只不怕人的麻雀爪子抓着生锈的栏杆扭头啄着羽毛、晒着太阳,怡然自得。
朝阳台里看去。
四五个人从办公室里搬了凳子出来,靠着墙壁并排而坐,一边晒着太阳,一边七嘴八舌的聊着天。
聊的自然是早上发行局同志打来的电话,他们通知了这半个月《儿童文学》的发行量。
仅bj地区销量就有八万,其他地区总计十二万,合计二十万。
半个月二十万的发行量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成绩,自然使得编辑们热烈的讨论了起来。
徐德霞手里抱着热乎乎的茶缸子,耳边传来大家交谈的声音。
心里思索着这些事情,不由摇摇头。
自去年一月和六月,《儿童文学》刊登了程开颜的作品之后,这两个月让《儿童文学》短暂的达到了发行量的最高峰。
一月份的四十多万,逼近五十万。
六月份的六十多万销量,直接打破了《儿童文学》自创刊以来的最高销量,让大家念念不忘。
但在此之后,自然被打回了原形,每个月三十多万销量。
不过现在半个月就有二十万的销量,成绩已经算不错了。
“……”
徐德霞想到这里不禁摇摇头,不能光想着倚靠个别作家啊。
她低下眼,吹开淡黄茶水上漂浮的茶沫子,与空中蒸腾的水汽,这才小心抿了口茶。
滚烫的茶水下肚,肺腑也跟着暖了起来。
“暖和啊……”
她长长舒了口气,靠着冰凉的墙壁仰头晒着阳光,丝毫不觉得冷。
这时一个年纪稍长,手里织着毛衣的大姐忽然吃牛头凑了过来,问了句:“德霞,你不是跟程开颜同志最熟了吗,这几个月咋没给你投稿啊?”
“上个月报纸不都说了吗,小程老师在儿童文学交流会上搞出了一个新理论,震惊了世界名校的教授,估摸着现在写理论吧。”
徐德霞闭着眼睛,神色无奈的解释道。
其实是因为程开颜变化太大,让徐德霞觉得有了一些距离感,不好亲自上门去讨要新稿子,再者对方可能的确在忙。
“这倒也是,真是可惜了,要是今年这期有程开颜同志的作品刊登,正好可以沾沾上个月儿童文学交流会的光,到时候小徐你今年的优秀奖可是稳稳的,说不定来年还要升一升呢。”
织毛衣大姐神色不无可惜,上个月的儿童文学交流会,不仅仅是学术界的震动,文学界,儿童文学界的人都为之关注。
要是这个时期,刊登一篇程开颜的作品,那真是要卖爆!
啧!
这个小徐真是守着宝山而不自知,要是自个儿认识程开颜同志,非得天天守在他家让他写稿子!
徐德霞只是看了眼她的表情,就大概能猜出来她在想什么,随口应付道:“可能吧。”
“嘿~……大姐这是教你呢!”
大姐听见这话不满意了,扬起眉毛恨铁不成钢的说道。
徐德霞闭着眼嗯嗯的应付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楼道里传来上楼的声音。
“稿件来了啊,今儿刚送来的都别睡了,快来搭把手。”
只见一个穿着灰色棉袄,灰色棉裤的中年男人提着两大袋子稿件走了上来,因为提着东西爬楼梯,累的上气不接下气喊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