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全本书屋qbshuw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建这么大的木轮只为了舂米,不如让隶臣妾来做呢。”
小满,“……”。
不是。但也可以用。
利用水力本来就是为了节省人力。
小满日常所用,就算不是系统出品也是别人弄好了送过来的,对于手工舂出来的米,在她这的印象只是有稻壳糠皮等杂质,并不知道背后的辛苦。
东周开始,洛阳周围普遍种植了麦子,但是这个不磨成粉,做成面食难以适口。
洛阳作为周留下的繁华之地,加上洛水灌溉之功,依旧种有许多稻粟稷等需要脱壳,但比较适口的作物。
有些地位的人也更愿意吃这些好东西。
其实这个时代,为宗庙祭祀舂米和砍柴一样,是作为一种刑罚存在的,称为白粲,鬼薪。
小满想起资料里有一个叫联机碓,“若是舂米,横杆可以加长,多连几个杵臼。”
她当时只想着以她目前能做到的生产效率来看,这一个杵臼都不能充分利用,就没想到多加几个。
小满回忆着资料内容,手指虚空在横木上不同位置点了点,“短横木放在不同方向,杵臼轮流击打,也能保持平衡,减少磨损。”
说着小满想起来更多的内容,让人把杆板拨开,把杵臼卸下来,示范道:“若是造不起水碓的人家,可以用这样一个横架,一个杆,做成踏碓,亦可以省力不少。”
小满让人抬起木杵调整位置和高低,形成了一个木架杠杆,最后在差不多的位置让人去踩。
小满道:“这是水车所用,自然伟力无穷。若是人力去踩,这个杆子要更长一些。”
简单的杠杆原理,看的一些人连连点头,一些人似懂非懂。
只可惜现在只余一些零碎的木料,没法再做一个踏碓。
接下来半天时间,他们又按小满要求做出了抄纸的木框木帘,几个可活动拆卸的框,这些都交给了学徒去做,三五个老工匠就坐在一边谈笑,看着指挥。
直到磨磨唧唧的收工,小满算好工钱,让煦拿出金子兑换的铜钱一一分发。
晚间想着制作踏碓的事,小满去舂米的地方看了一圈,自己尝试抡起沉重的木杵,发现果然不太是人干的活。
现在已经快到四月中旬了,山林禁伐该是解禁了,若是顺利,正好农忙之前做好。
第二天,小满刚忙完一阵,准备放松心情,查看自己种下的甘蔗,盘算着红薯和土豆可以育苗了,刚打算看看积分,可以换多少土豆种,就听到有人来叫自己。
跟着来到河边,看到那些干完活的工匠又带着一群人在那忙着什么。
小满走近之后,之前那个年纪最大,胡子都白了的工匠,道:“贵人,依老朽看这木轮不够平稳,不如让人把这一段挖去泥沙,增加水势,平整河底铺些碎石,垒上石壁归束水流,再在前面布下木栏堵挡杂物,你看是不是好些?”
小满点点头,好些是好些,就是太耗费人力,而且你哪拉来的这些人啊?
学徒在旁边小声说,这些是本县服更役的,本来是给吕相邦修禁苑的,但是一时木石不够,索性都拉来干点修渠的活。
那些工程不是都有工期吗?拉她这里算怎么一回事儿?
工程完不成她又不能抗雷。
知情的工匠旦则露出雷你已经扛了的表情,“少了的木料被运到这里了,上好的松木,结实,不怕水泡。”
事情已经这样了,无力回天,小满麻木的看着他们用运来的石头堵塞河道,等水流少了搬开水碓,然后挖掘沟渠,干的热火朝天。
自己则被拉去看一个木头,“你觉得这个木头造踏碓如何?”
好,长度粗细都好。
小木头直溜又光滑,造好了甚至可以拿来当景点用的。
踏碓人力这边臂短,杵头那边臂长,按理说是费力杠杆。可是一不用弯腰伸臂将重物提至高处,二可以用自身重力去压杠杆。所以才能广泛运用。
小满根据系统提示,用这时代普通成人身高体重力气,杵头重量得出杠杆比例,在适当的位置开孔钻入硬横木,中间的横木滚动作为支点,安全性更高一点。
造成之后,小满简单解释了一下原理,人群之中有人小声说了句,“学说好似与墨家相关。”被人群淹没。
小满听到愣了一下,她倒是不知晓墨家还有这方面的论述,还是阿基米德的“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言论,更有煽动力。
不过有时候老祖宗的智慧确实令人惊艳。
很难想象,后世你九年义务教育学习的知识,几千年前的时候,已经被前人掌握应用,并总结成经验。
虽然语言古朴,依旧传递着那股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