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各位将领,而是一个看上去手无缚鸡之力的神女。
“我自然是舍不得杀子龙。”白锦叹息说道,“可若子龙不愿意加入黄巾军,那就意味着会是我黄巾军的敌人,仔细思衬如今势力,怕是会投向旧识刘备,可我……”
她抬眼,“最是讨厌刘备。”
都说君子论迹不论心,刘备肯带着百姓一起逃亡,人人称善,博了仁义之名,得了人口资源,冒着风险,谁都不能否认。
刘备此人,一说伪善,二说义气,端看你怎么看。
白锦也并不讨厌刘备,只是不喜欢罢了,过往在学校读书时,同学谈论三国里的喜恶,她总是这么说。
原因没有那么复杂,原本就是单纯的无感,别人若喜欢那就喜欢,但后来别人总是逼她喜欢刘备,列举他的种种圣德,才让白锦不喜欢。
乱世之中,少论善恶,多论强弱。
角度不同,立场不同,难以言说。
张角与刘备是相像的,但刘备比张角幸运,手下猛将谋士无数,就赵云张飞而言,张氏兄弟对上完全没有抵抗之力。
刘备有仁,这样的仁是推手,遇到了他便行,张角的仁则是自己去追、去做、去守。
一个高扬匡扶汉室,一个高扬为民请命。
人心总是偏的,白锦就是偏爱张角,他的所有心落在百姓身上,刘备是一个心落在百姓身上,其他和各方势力没有不同。
张角不是个政治家,踏上政途是命运使然,他想救人,就得推了这统治。
白锦问过张角,如果重来一回,知晓黄巾军的结局,他还会选择这么做吗?
“会。只是,我会将所有安排得更好,少死些人。”
他担忧黄巾军,担忧张氏兄弟,担忧百姓,他能做的太少,一个人的精力终究有限,而他也并没有非常出众绝伦的能力。
赵云听她毫不掩盖的厌恶,也是一愣。
他在公孙瓒手下时结识了刘备,离别时赵云曾说:“终不背德也。”
不会背离仁德之主,是赵云对自己的承诺,也是对刘备的承诺,他对刘备是认可的,神女何时与刘备有了矛盾。
“子龙,你心怀苍生和百姓疾苦,流民亦是百姓,我相信你都看在眼里。刘备虽有些仁德,可惜不堪大用,追随他的能人不少,可连连败退,四处断尾求生,百姓求安稳,他做不到。”
白锦贬低刘备没有丝毫手软,“你既然认识他,不妨回想,他的家人,跟随他的百姓,结局如何,生活如何,你再看看邺城的百姓。”
赵云想要反驳,开了口却没有说出话。
两人四目相对,谁也没有退让。
她觉得可笑,刘备那人去投奔公孙瓒,赵云是公孙瓒手下大将,竟然在此期间觉得刘备仁德不已,可堪为主。
她想到一个不恰当的比喻,你将无家可归的朋友领进家门,你的伴侣却在相处中觉得对方善良美好,因为原因和你分手,临别时没见你,反而去见了朋友,许下日后相遇两人在一起的承诺。
对于刘备,白锦总是嗤之以鼻。
全本书屋【qbsh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在三国坑蒙拐骗》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