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迟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全本书屋qbshuw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箱捐三文铜板,领个木牌就成。”
她突然压低嗓音:“只是那看摊的慧明和尚……”话到一半被囡囡的欢呼打断。
“甜!比周记糖铺的冰酪还甜!”小丫头举着空碗眼巴巴望来。
崔棠指尖轻点她鼻尖:“明日再给你带。”
她转身从袖中摸出画着狸奴的竹片问道:“阿婶瞧这招牌可使得?”
周娘子摩挲竹片上憨态可掬的猫儿,突然“噗嗤”乐了:“当年我爹在米铺立招牌,请了三个画师都不如这灵性!”
她目光扫过崔棠补丁摞补丁的襦裙,轻叹道:“你阿娘向来手艺好,如今肯抛头露面……”
崔棠知道前身的阿娘许是大户人家出身,多少有些迂腐气,不愿出去挣钱。这转变瞒不了众人,得提前铺垫。
“阿娘说日子总要过下去。”
周娘子点头称是:“你们那族里早前日子过得去还能帮衬一二,如今看着只能靠自己个儿了!”
“要我说啊,田地出息只能靠天吃饭,如今世道安稳,不如想法子给你挣些嫁妆。”
崔棠没想到这周娘子竟还有些商业头脑,不愧是米铺老板家的长女,家学渊源,眼光果然与普通村妇不同。
她顺势将话题扯到官道,“若是在修路处支摊卖些饮子给役夫……”
“啪!”周娘子猛地击掌:“棠娘好灵醒!那官道役夫每日少说两百号人……”
她看向正在地里摘瓜的王仁,“到时候我让你王叔也去卖甜瓜!”
“只是要当心差役,须得备些'茶水钱'。”她眨眼补充道。
现代思维的崔棠本就有心做些小本买卖,几个来回下来与周娘子聊得十分投机。
她在心中速记着:卖货时辰、箬叶来处、打点关节……恨不得有本记事本子才好。
炊烟初起时,崔弘扛着新砍的竹子归家。
贺梅娘正守着瓦罐试新方,忽见丈夫扛了不少竹子闻道:“你又要修房子吗?”
崔弘摇头:“三日后县里有庙会,我们停工半日,我想着多做些竹筒去卖饮子。”
“看来阿耶今日试饮很顺利!”崔棠从灶后探出花猫似的脸,“我取了个吉名——双花饮镇邪,三清饮通神!”
营销人的基因蠢蠢欲动,好名字是成功的第一步,只是不知古人吃不吃这一套。
贺梅娘舀起勺汤水轻嗅:“金银花偏寒,得备些姜片……”话音戛止,另一只瓦罐里忽地腾起青烟,焦苦味瞬间弥漫。
“火候过了!”崔棠抢过蒲扇猛扇,但已无力回天,这罐汤只剩个锅底在呲呲冒烟。
“这破瓦罐煮汤火候不好控制,一不留神就烧干了,总不能一直这样守着吧?”贺梅娘抱怨道。
崔弘也深有同感:“这灶也不行,要真正经做这营生,柴怕是不够用。”
说到这他忽然脑中一个念头闪过,却没来得及抓住。
三更梆响,崔家小院进入梦乡。
只有崔棠还就着月光伏案刻画竹牌,忽听院墙外传来木柴滚落的声音。
“最近怎么野猫这么多?”她嘟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