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却另有计较——毕渊虽然作为寒门文人领袖,深得圣人喜爱器重,但他早已命丧黄泉,遗作能掀起多大风浪?由贵妃献上诗册兴许还能哄得圣人开怀,作出士族愿与寒门友好共处的假象。
但其中的弯弯绕绕不宜与毕菱细讲,她所忧虑畏惧的永宜公主既决定嫁给萧家,便也无力再起波澜。
靖竹在众人离开印坊时折返交代:“再加印两百册,雕版装帧以贡品的规格来,要赶在最前头送去国公府。小世子吩咐,这两百册的版样由他亲自检视,不必叫小娘子烦心。”
“小的明白。”许管事望着车架扬起的尘烟,印坊门前似乎还残留了栀子香,恍惚想起那卷诗稿首页句中的“风荷烟波”和那双瑞凤眼——倒比东市话本里的狐女更惑人心魄。
后日清早,毕菱独自前来印坊,朝许管事撩开帷帽轻纱露了露脸,便被忙不迭地迎了进去。
她端坐在书案前细细察看朱样,末了抬头冲许管事嫣然一笑:“管事果然用心,一字不差。”
许管事正自谦着,忽见她取下一枚锦袋递来。
“劳烦管事和坊中匠人连日辛劳,小小心意,买几杯茶酒解一解疲乏。”
许管事慌忙推拒:“使不得、使不得!诗集是小世子再三吩咐交代的要紧事,小的岂敢不尽心?还望小娘子速速收回,勿要折煞我等。”
毕菱也不多言,将锦袋轻轻放在书案上,起身敛衽一礼:“有劳管事,三日后我再来叨扰。”
待送走毕菱,许管事回房打开一瞧,锦袋中竟是满满的碎金瓣——这小娘子出手真是大方!
他拎着叮当响的锦袋在印坊中走了一圈,嚷嚷着:“贵人赏了银钱,午食加炙羊和新丰酒!”
见众人更加卖力,他拈须自得,私下却只从自己囊中取出一小把散碎银子,指使小僮去买酒菜。
三日后毕菱如约而至,细验雕版后问道:“开印之后,一日能印几何?”
“印起来倒快,只是为免纸张装订时晕染,也为防霉散味,纸张都须经过一道晾晒。长安城夏日时有雨水,遇上连日暴雨便会耽搁更久。”他念及小世子要的两百册须加紧赶制,便有意在这小娘子面前留了些余地,“若皆是晴好日子,千册诗集印好装订只须十来日。”
“晴雨之事,人自是无奈何。”毕菱微微一笑,“好在这几日天气还算晴好,但愿天公能作美。”
“正是、正是。”许管事附和道。
毕菱照旧留下一枚锦袋,许管事也不再拒人于千里之外,不住地作揖,口中千恩万谢。
倒真叫毕菱说准了,连着两日皆是大晴天,许管事直接住在了印坊中,忙得不可开交,加紧赶制入贡诗集。
五月十九一大早,许管事检视完两百册分装锦匣的诗集,盯着仆僮们小心装车后亲自送往国公府。
回印坊时艳阳高照,他了却心头一桩大事,还得了小世子的赏赐,大为开怀。
他前脚刚进印坊,后脚毕菱便鬓发散乱疾步闯入,连帷帽都斜挂在颈后。
许管事一见惊讶不已,他尚未开口,毕菱已攥住其袖哽咽:“许管事,你们印了多少?我……我漏了几个字,现下补上可还来得及?”
她的泪珠在睫间将坠未坠,恰似雕版上未干的墨滴。
许管事立时想到刚送走的贡诗,心头凉了半截——他这几日不知看了多少遍,竟还有错漏?!
“可……可是什么要、要紧的字?”他吓得张口结舌。
全本书屋【qbsh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珠玑不可夺》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