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书屋

7. 人生到处知何似(第1/2页)

飞檐之下,冰棱仿若倒悬利剑。雪落正酣,风卷雪花似银针漫舞,如搓绵扯絮之态。

李奉元轻吐一口热气,百无聊赖地以手抚上冰柱。

博士将他赶到屋外罚站。

“长陵那个破乡下地方,一个两个的,为着一个女人,争着往那里凑。”

李奉元听不得有人说程雪衣半句不好,撸起袖子,和同期大打出手。

李奉元祖上是开国元勋,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因而被封王赐爵。

当今圣上即位之年,其父以“勤王”之名,召集兵马,奔赴京城,平定七王之乱。逐一斩下叛贼首级,叛乱平后,偌大徐国仅余两位王爷。

一个是圣上的亲兄弟南王殿下,二个便是异姓王李敬良。

李奉元常居封地江东,身为家族嫡系血脉。十四岁回京,受封世子。

初至京都,他生性鲁莽,行事与京都子弟大异,常遭冷落。李奉元不以为意,受封完世子,他便会回到封地,再不至此。

太史令立于高堂,宣读受封诏书。他将绶带授于李奉元。

只听得“咔嚓”一声,旌旗倒下,不偏不倚,正好压断了插在石阶之下的一根。

紧接着,仿佛连锁反应一般,长旗一片片接连倒下,最后全部杂乱地倒在地上。

是李奉元昨日遇到的少年。

他手持一柄小刀,把玩于手,坐于石阶之上,黑眸睁得溜圆。

是他割断了旗杆。

昨日下学,细雨如丝。

李奉元站在檐下,抬眼撑伞,不远处站着个学生,浓墨翻滚的天边响起几片闷雷,纷杂水气绵细地织在他身上。他如青苔般潮湿地倚在假山上。

李奉元命人送把伞给他。仆人方凑到他身前:“我家主子,李奉元,李世子……”

那学生倏地一笑,如疏冷的冰花绽放:“李奉元?倒没听过这京城还有个李世子。”

李奉元正要上前,一个中年人带着仆从匆匆而至:“又惹事了?””

来往的学生皆跪倒在地,称呼他为南王殿下。

假山边的学生别过头去,不置可否。南王无奈地摇了摇头,“走吧,回家。”

那学生路过檐下,向着李奉元投来一个无声的眼神,不算善意,更非感激。

李奉元凝着眼前伏倒在地的旗杆。

南王世子周煜,方才对他比了个口型,李奉元瞧得真真切切,分明是一个“滚”字。

李敬良嘱咐他:“此事爹已知晓,周煜年少轻狂,你且莫要与他一般见识。”

这些日子遭遇的种种针对,都没这一件事令他莫名其妙。更何况,李敬良独对此事,不许他寻仇。李奉元咽下一口气,独自一人去丞相府交接文书。

丞相府有座湖,他寻去时,丞相正在湖心亭看雪。两人聊了几番,风深露重,一道身影在夜色中向这边匆匆走来。

霜浓雪重的冷月夜。

她近了,吁吁地喘气,乱纷纷的长发沾了雪的湿晕,水珠顺着发梢划过鬓角,似泪坠下,打湿单衣。

他只觉得他前生所做的梦,向他走来了。

在梦中,他是行走江湖的游侠,与侠肝义胆,英姿飒爽的妙龄少女携手,行侠仗义,劫富济贫。

她与着梦中人的形象,相去甚远。

可李奉元已看呆了。

她像隔着濛濛水汽,以纯粹墨笔线描的茶花,运笔时提时顿,模糊得叫人看不真切。

藤黄烛光映照于她身,李奉元方觉她仅着一件单衣。

“小女十岁前养在长陵祖宅,不在京城,故而养得离经叛道了些。”丞相道:“……雪衣,这般莽撞,也不知披件衣裳。”

李奉元向来不守规矩,却在此刻意识到,这般盯一个未出阁的少女不合礼制。

她叫程雪衣。

真是一个极好听的名字。

此刻,他方顿悟,古往今来,诸多英雄好汉,为何会为一介女流,不惜抛头颅、洒热血。

“你这般孱弱的身子,养了数年,才强保下一条命来,我仅你一女,是要叫我白发人送黑发人吗?”

“爹。”

李奉元听她音色生涩,抖下一身霜雪。

“女儿错了,再不敢了。”

……

待李博士走出来,李奉元已不见了,青石铺就的小径早已被白雪覆盖,上留一行脚印。

他爬墙出去,绕过几条街,来到丞相府,

李奉元拍落夹袄上掺杂的雪花,搓一搓手,正要叩响铜环,朱门由内而外打开。

他忙躲在石狮子后,撑伞的仆从率先走出,李奉元屏住呼吸。

紧接着,一片墨色衣角露了出来,他接伞的手修长有力,衬着红褐色的花梨木伞,显得愈发玉白清瘦。腕骨上系着一根红绳,拴着的铃铛坠到臂肘。

李奉元恨恨地看他。

他此番是来寻程雪衣的,今日她要回长陵理佛,他是想陪她的,不想竟被这家伙抢了先。

周煜。

四年前,他回到家,魂不守舍,第二日他爹李敬良自宫中归来,他正要问起程雪衣。

他已先开口:“你便不要再气周世子了。”

“他遭了报应。自小订下的未婚妻是个可怜孩子,先天不良于行,养在祖宅,前些日子周煜才带了聘礼去长陵。”

世家大族,向来注重门当户对。

往往自幼便为子女订下亲事。大族子弟自订婚起,便知自己未来的妻子,夫婿是谁家子弟。

依家族之规,嫡女在出阁前,多养于祖宅,亦或身处别州大族中,远离京城喧嚣。

待双方皆至适婚之龄,男方便会携丰厚聘礼,前往女方所在之处,迎接其进京。三书六礼,一一备齐,前往官府盖上印鉴。一旦婚书出炉,自此,夫妻之名既定,二人牢牢绑在一起,再无转圜余地。

李奉元:“长陵?”

李敬良道:“现下回京了,昨夜那孩子发起高烧,性命垂危,今晨太医也去了,救回一条命。可惜了一双眼,无法视物了。”

“她叫什么名字?”李奉元问。

“你好奇?”李敬良讶异道:“叫……好像是……雪衣罢。”

……

县城之畔,一座古寺坐落于山间,红墙青瓦,檐角飞翘,青瓦之上,积雪堆积,露出一块牌匾,上书“静悟庵”三个大字。

王絮跪坐于佛像前,俯首磕头:“檀彻愿断尘缘,自此常伴青灯古佛。”

师太静立一边,剃刀轻划,发丝簌簌而落,堆成个小山丘。

她递来一面铜镜:“放下执念,方得自在。”

王絮接过铜镜,凝视其中倒影。

粗布衣衫不见,棉麻长袍领口系着素色布带。

钟声悠悠,三响而起。

师太缓步走至门槛,手中端着一钵绿豆。她抬手,绿豆如玉珠坠于雪地。

庭院边飞来一群鸽子,为首一只落在师太掌心,羽毛灰色如霭,尖喙啄食绿豆,羽间冰棱化水,露出彩色斑点。

师太双手合十,微微颔首:“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静悟庵少人惦念,香火不旺,汝若平心静气,老身受人所托,定护你一世平安。”

放下铜镜,王絮转头,定睛望向门槛外,成群白鸽正争食豌豆。

高墙之上,青山连绵,树梢新芽初绽,花红如霞,柳绿似烟。山溪遇石,“哗哗”作响。

蓝天碧水,相映成趣,春已至矣。

五月前,王絮立于山坡之上,她弯弓搭箭,一箭射出,林莺应声而倒。

未及探他鼻息,东北向山脚下便有人影渐近,她只得匆匆离去。

数日未进粒米,又逢冬日严寒,王絮逃至长陵县时,未至城门,便觉眼前一黑,晕死过去。

有人将她从雪地里救起,送到了此处。

师太问她前尘往事,王絮假托失忆,缄口不语。师太作罢,教她收起凡人心,方能常伴青灯古佛。

王絮心中却并不应允。

她暗自筹谋,待安定后前往长安学医。

门槛边传来一道女声,惊得白鸽扑棱翅膀,冲向天际。来人梳着双环髻,别着一枚丁香绢花。

“春种粮种良莠不齐,普通农户节衣缩食,生怕秋收后无米下锅,你却在此处安然喂鸽。”

“你既为出家人,当以慈悲为怀,救民于水火,岂能如此漠然置之?”

王絮垂眸。

辰时初刻师太出门,春雨绵绵,下了一刻便停了。院子里有颗梨树,树冠浓密,枝头在雨中不堪重负般垂了下去,花蕊浸润的水珠少了许多。

分明前几刻看,还不是如此。

身处这庵中,日子甚是安逸。

然耳听之语终不可全信,唯有亲见之事,方能辨其真伪,明其是非。

她不信师太。

这双环髻所言,倒有可堪信处。

粮种是农户挨家挨户自官府领得,若质量真如她所说良莠不齐,定是官商勾结之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死遁五年,被初恋陛下抓回来闺蜜齐穿书,太子将军成弃夫穿成恶妇不装了,天灾将至赶紧逃综影视之从安陵容开始当卷王快穿之好孕娇软美人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侯府千金太娇软,禁欲王爷掐腰宠被退婚后,我绑定系统商城开大!两次抛弃替身仙尊徒弟后他黑化了太子流放,锦鲤婢女随行超旺他废柴逆袭指南:捡个魔神当外挂修仙之我让剑圣入赘我靠好运壮大家族落在荒年崽崽很闲诱梦嫡妹抢世子?我嫁权臣小叔当婶婶神偷为尊:逆天夫君,请别拽表妹不欲攀高枝悍女麴凰驭龙婿快穿王牌系统生崽手册万界神豪:咸鱼倒卖记养的面首成了摄政王,我被迫躺平哇!女总裁是皇帝谬接瑶华枝从冒牌上尉开始成为帝国皇帝重生大庆:咸鱼公主只想赚钱旅游我是主母,也是孟婆身体互换,我被冷面摄政王赖上了小师妹生来反骨,女主掉坑她埋土腹黑小阎王,带着剧透狗转世了穿越恶女称霸,专收恶人库房姝宠这个修仙过于日常穿越三国:姐妹同心折红鸾三魂七魄归位种田科举两不误,二人携手奔小康空间通古今,搬空全村去逃难疯批奶娃又在虐渣渣我一绿茶绑定人夫系统?不合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