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花娘子古代升职记》转载请注明来源:全本书屋qbshuwu.com
驳光线透过枝桠倾泻而下,风儿轻拂带着冰桶里润凉的气息,闭目敷面之时,闲聊之声渐起。
陈夫人慢悠悠晃着团扇:“余娘子,你们打算何日出发去府城?我家里那少爷如今还闹着脾气呢,我想着若时机合适,就教崔公子过府来劝劝人,到底京里才是他的家,如何能一直不回去。”
知道她说的是游子涧回京一事,余晚桃叹息道:“想来游公子有自己的主张,陈夫人您也莫要忧心,游公子总会想通的。”
“书生们挤破脑袋都想去京都,他怎就不愿意了?”,江夫人问。
陈夫人:“心里对他亲爹有怨言啊,放不下心结。”
“到底是亲爹。”,江夫人嘀咕了一句,随后问余晚桃:“余东家若是去了府城,那县里的生意可还做?”
余晚桃声音里带着失落,回道:“许是不去府城,还在县里头的。”
“怎么?你相公不想带着你去府城求学?”,陈夫人挑眉,连团扇都不动了。
“那没有,只是……二郎恐怕也去不了府城求学,府试出榜后,我们在府城等了许久,本想报了名再回容县处理好这边的生意,谁料竟没收到报名文牒。”
余晚桃语气里半是抱怨半是不解,眉头皱着,教面上的珍珠膏都带出了折子,俨然十分苦恼。
“怎会没收到?”,江夫人缓缓睁眼:“你相公不是小三元吗?我都听家里那位念叨了好几次呢,是个文采极好的书生。”
余晚桃摇头,表示自己也不清楚。
她纳闷道:“我到府学外教人打听过,发现一些排名在后面的秀才都招收了,如何独独落了二郎一个?心里觉着不公却也没法子,只能回来继续在县学里读书了。”
“这不是白白荒废了一个好苗子?”,江夫人不受控制地抬高音量,微有些怒道:“这中间少不得是有些腌臜事,等回去我便让老爷去查查。”
江夫人如此义愤填膺,倒也不全是为的那崔秀才一个,江知县赴任容县也很多年了,因为政绩平平,一直没能挪地方。
眼下管辖地内好不容易出个小三元,若两年后一举夺魁,那她家老爷调任升官的政绩便有了,这时如何能教人毁了去。
江夫人知道这事拖不得,回去便同江县令说了这事。
江县令闻言,沉默半响,才挥袖道:“恐怕是那崔玉棠在府城里得罪了人,报名文牒被扣下了,我亲自修书一封给文大人罢。”
余晚桃并不知,因着她这顺便一提,江县令的信件传到府城,引发了元府不小的动荡。
簪花宴后,余晚桃忙着盘账,四处请商队将蚕丝运到府城庄子里,而崔玉棠也继续回到县里读书。
约摸过了中秋,县衙里来了信,让崔玉棠过去一趟,再回来时,手上多了一张砖红色的府学报名文牒。
许是知他受了委屈,江知县还自掏腰包出了一份赏银,言谈时对他十分看重,让他去了府城好好读书,莫要松懈。
崔玉棠拿着报名文牒去陈府找了陈教谕,书房内密聊许久,翌日便同县学夫子和同窗们告了别,收拾包袱回家去了。
回到家,崔玉棠关上屋门,才同余晚桃说起这事。
“陈教谕也从府城那头收到了消息,听说是元府三公子因当众浮言妄议国事,还醉酒调戏良家女子,被文大人撞见,眼下还在牢房里呢,元郡松被文大人斥责管教不严,参他的折子已经上奏京城了。”
余晚桃只是想借江知县的身份把属于书生的报名文牒拿回来,没想到那位文知府如此正直给力,还顺带整治了一番元家。
“元府在南地势大,经营多年,朝中同族官员也不少,恐怕此事会高高拿起,轻轻放下。”,余晚桃拧眉道。
崔玉棠嗓音微沉:“官场复杂,更何况是元家这样的大族。”
“不想那些了,只要拿到报名文牒即可,眼下该准备着去府城的事了。”
此去府城,算是定居,短时间内都不会再回容县了,村里,铺子里的事情都得安排妥当,她才能安心离开。
十三月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全本书屋qbshuw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