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的种田日常》转载请注明来源:全本书屋qbshuwu.com
系统面板闪了一下,刚刚还琳琅满目的面板,只剩下短短的一行字。
[新手任务:帮助家里收获谷子,并晒干。]
等温如月点击了确认键,这才出现这个任务的奖励。
[奖励10积分,以及灵泉半天使用权。]
这个任务对于温如月来说不算太难,毕竟只是帮助家里收谷子。
温如月也累了,这才昏昏沉沉的睡去。
而在此刻的上房内。
温良和徐氏还抹着眼泪。
温老爷子看着他们俩这个样子也觉得头疼。
“别哭了,老二家的都已经在做饭了,你都一大把年纪了还哭哭啼啼的不嫌害臊。”
温老爷子在他这一代是独苗,其实往上数几代温家也的确是个大户人家。
甚至可以说是富得流油,甚至还出了好几个大官,但是为什么会沦落到现在这个地步。
一切都是因为温老爷子的爷爷,他爷爷那一代有五个女儿,他爷爷是最小的儿子。
所以从小就被格外的娇惯,养成了无法无天的性格,以至于吃喝嫖赌样样精通。
家里大半家财都被他输了出去,甚至还惹上了牢狱之灾,太爷爷直接被他气死,他的姑奶奶们也明哲保身,纷纷和他爷爷断了关系。
然后他爷爷幡然醒悟,就搬到了现在这个村子里。
还用剩下的钱在这里修了房子也买了地,但他的日子始终过得浑浑噩噩。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年轻的时候玩的太花,所以伤了身体,他爷爷也只有他爹一个孩子。
然后就是到了他这辈,他爹从小就被他爷爷送去念书,想要恢复往日家里的荣华。
但他爹是在不是念书的料,但很明显,他爷爷的没有放弃这个想法,甚至还延续到了他的身上。
但那个时候家里已经没什么钱了,因为他爹得了病,家里的钱几乎全部花在了他的病上,他也只能不念书,回家种地。
他只念了一两年的书,但他也一直没有放弃学习,有时候农闲,也会偷偷跑去学堂外面听课。
虽然他的儿子们大多不是念书的料,好在他大孙子会念书。
前几年就已经通过院试,考上了秀才,虽然前年秋闱并没有中,但他觉得玉书学问不差,指定是能考上举人的。
徐氏抹了抹眼泪,哀怨的看了一眼温老爷子。
“你就不心疼闺女,你现在出去,你听听,外面的人怎么说我们家良儿的。”
“这能怪谁?我是不是早就跟你说过良儿应该早点接触家务事,她今年可都15了,嫁出去什么都不会丢的还是我们老温家的脸。”
温老爷子虽然爱和稀泥但也不是全然不讲理,就好比这件事上,他也知道怪不到温如月身上去。
徐氏一听温老爷子这话,脸瞬间就更黑了。
“良儿那能干那些事?她以后是要嫁进有钱人家当少奶奶的!”
徐氏对于要把温良嫁进有钱人家这件事完全当成了执念。
她当年就是看中了温老爷子家里有点钱,才肯同意嫁给他的。
她娘家也不富裕,但她自小样貌就不错,干活也勤快利落。
更何况当时温博的爹早死了,她婆婆性格也是很和善的。
她也听说过温博祖上是个极其富裕的人家,她想着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这才嫁了进来,但现实跟她想的区别有点大,温家那个时候简直穷的叮当响。
虽然房子大,也有田有地,但是却是一个铜板的拿不出。
甚至温博跟她成亲还卖出去了三亩地,因为急着卖,那五亩上好的地居然才卖出了十两银子。
要是平时这五亩地怎么也能卖出十五两银子,这银子给了她彩礼。
又办了婚酒,家里的钱所剩无几。
她嫁过来过得就是苦日子,好在温博和她都是能干的,现在又有儿有女帮衬着。
他们家里的日子在整个村子里也能排到中上,但她的女儿,绝对不可以走她的老路,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
“说的这么容易,那有钱人家就是那么好进的?”
温老爷子语气不善,徐氏明显也是不服气,温良见两人马上要吵起来。
立刻出来打圆场,她一只手放在徐氏的背上轻轻的拍着,一边开口向温老爷子道歉。
“爹,你别生气,都是我的错,我的错,都怪我什么都不会。”
温老爷子见自己小闺女伏低做小,心里的火也消了几分。
他没在说话,拿出一把小弯刀开始弄着竹子,准备编斗笠。
这是年轻的时候温老爷子跟一个老鳏夫学的,甚至编斗笠的模具都是从老鳏夫哪里继承来的。
但在这十里八村的其实很多人都会编斗笠,但都没有温老爷子的手艺好。
所以有时候村里的人会从温老爷子这里买斗笠,当然温老爷子收的价钱也不高。
一个才八文钱,如果去集市上买一个,那就要十二文钱了。
在这个年代有一个手艺是饿不死人的甚至自己努努力还能过上很富足的生活。
但是这项手艺,温老爷子只教给了自己的大儿子温来学,他三个儿子,大儿子最聪明,要不是当初家里没钱供他念书。说不定现在老大都是有功名在身的,所以他总觉得对大儿子有亏欠,这才把编斗笠的手艺教给了他。
二儿子温来启是三个儿子中最奸,也是最懒的,整天只知道插科打诨,编斗笠是个细致活,他不适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