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五月中旬,一些氣候比較溫暖地區的大棚中,秋葵已經結果了,這個時候秋葵出棚價差不多是五、六塊,要是賣到附近地區,市場價少的也要八、九塊。要是像淮市這種稍微遠點兒的地方,超市基本都是十塊往上了。
淮市這邊四季分明,
第一批最貴的菜肯定是趕不上了,胡大海他們基本上都是趕第二茬,差不多市場價在八.九塊時賣出,一斤淨利潤至少也在兩塊五往上。
要知道,等時間進入六月,那時候秋葵可是一天一個價了,一些小規模大棚菜也陸續成熟,到時秋葵可能市場價每斤從五塊,漸漸跌到三塊……等到了盛夏,每斤甚至就只剩下一兩塊錢。
市場價一兩塊,那對於大棚來說,出棚價毛毛錢,連成本都夠不著啊!
眼下,最快出棚的一批秋葵差不多是兩天後,這品種產量還挺高。對於胡大海一家來說,價錢貴不貴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想把自家的菜賣去市裡最大的那家超市裡頭去。
自家秋葵能趕在南方運過來的秋葵之前送到,代表著他們胡家種植園的實力。
而現在,胡大海面臨的問題是速度與品質該如何取捨。要是撤下塑料布露天種植,秋葵結果時間肯定會大幅增加,但相對來說露天種植的味道肯定會更好。
王珍珍看丈夫還在猶豫呢,她恨鐵不成鋼拍著丈夫膝蓋:「你怎麼就還拎不清呢?人家大超市最缺的不是低價商品,缺的是口碑貨啊!」
一語點醒夢中人,胡大海立馬起來:「我這就去把那棚拆了去。」
林斐決定接下來仔細研究研究,看空間水究竟對植株的影響是在哪方面。
番茄其實是個特別不好種的蔬菜,病害多,也特別容易招引蟲菌,對光熱水肥土的要求還都很高,稍微哪裡做的不好,番茄果就種不出實驗效果。
「這都當上老闆了啊。」林爸笑話兒子,這買賣還沒開始多久呢,竟就翹著尾巴招了兩工?也不知道賺那點錢,夠不夠給人家發工資的。
林媽向兒子,沖林致遠同志吼道:「不服氣等會你去耕三畝地去,說得你好像多能幹似的。」
林斐笑笑:「確實抱歉,我馬上就要畢業了,根據學校規定,學生一旦畢業就不能再購買學校裡的種子了。所以我手上這批種苗出手後,就不會再出售學校特供的種苗品種。」
張儒赫的話漸漸在林斐耳邊淡開,林斐望著手裡的番茄竟一時間出了神。
為什麼種出來的番茄味道卻這麼出彩?
張儒赫也道:「你這番茄確實好吃,品種粉的種出來就粉,品種汁水多的種出來就汁水多,完全就是標準的試驗品果。」
林斐還在一旁添油加火:「不用三畝地,我就一畝多的菜地,等會讓我爸給菜都添上餅肥就成。」說完,林斐還挑釁地沖後排坐著的老爸揚眉毛:「您一定可以的,是吧?」
林斐笑笑:「現在天氣熱,下一批苗約莫等下周就能長滿150的雙色盆了,到時每株苗售價要14元的,4000株苗一共就是56000元,三嬸您確定全都要買?」
回村路上,從書記家門口路過,正巧書記吃了飯正在給門前菜園地除草,見是林斐的車子他笑吟吟打招呼。
林斐看老爸那樣兒,不服氣道:「你沒幹過農活,不知道農活多辛苦,所以你剛那些話我不跟你計較。」
「一共4000株苗,你確定接下來全部收走?」林斐重複問了聲。
「全都?」胡大海瞪大雙眼,他再次追問:「不能勻出一份留給大哥一部分嗎?或者你們農學院的學生不是會用打下來的側枝扦插育苗麼,能給我育上五六千的菜苗不?」
「切!」坐在後排的林爸不以為然,直道他之前對林斐要求太寬鬆,養出來個嬌氣兒子。
直到聽林斐表示會把種苗賣給她,掛了電話,黃三娘卻仍舊感覺心裡不踏實。
程帥把洗了的番茄扔給林斐一個,他大口大口啃著,吃得他滿嘴都沾著番茄汁,都那副熊樣兒了仍舊沒顧及吃相。
林斐這邊,剛跟黃三嬸電話時,胡大海的電話就一個勁兒打,等電話剛結束,胡大海的電話再次響起。
五一回來後,又是緊趕慢趕上課,林斐父母倆愣是在5月18日這天,終於迎來一天完整的假期。
林斐相當自豪,顯擺他的成績:「你兒子現在可是手裡握著好幾萬的大款呢,還不止,我現在還有兩個員工。」
「你這番茄可真不賴!」程帥直到把兩個番茄啃個精光,還有些不捨地拍拍吃撐了的肚皮,要不是實在吃不下,他還能再戰鬥一個呢。
林斐搖搖頭,卻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就在跟林斐通話的這功夫,丈夫樊昭也做好了打算:「等這一批早熟的過去,夏季蔬果大量上市,咱們就做生態種植,到時肯定味道更好,價錢估摸著也不會便宜到哪兒去。」
林斐是個信守承諾的人:「已經全都賣出去了。」
黃三嬸的電話只比胡大海快了一分鐘,她在電話裡提前把林斐家所有的種苗全部預定了,急得她連價錢都沒問。
「什麼人吶!」程帥忍不住翻白眼。
接了電話,胡大海就立馬問他手裡現在還剩多少種苗。
第二天一早,林斐就開車回市裡去接老爸老媽。
同樣的情景,還在黃三娘和她弟弟兩家大棚種植區發生著,不過他們選擇的卻是加大對大棚溫濕度的控制,盡量讓秋葵青甜椒這三個品種能最快登陸市場。
黃三嬸一巴掌拍去打亂她跟林斐通話思路的丈夫,她又嘿嘿笑了聲,再三強調親戚關係,一定一定要林斐把種苗都賣給她。
林致遠同志哪兒能聽不出兒子話裡意思?
那分明就是把他當冤大頭、免費勞動力來著!林致遠那叫一個後悔不迭啊,誰知道兒子這才創業多久,竟然這麼有當黑心老闆的前置。
黃三嬸忙不迭:「確定確定!現在能出手嗎,我隨時都可以自己找車過去拉的,還是全款,錢都給你留著呢。」
林斐把車速放緩,車後排的林爸也跟書記招招手。
當初育番茄苗時,一共是有兩個品種,都是程帥寄過來只剩一半的種子。
惦記著家裡的甜椒都吃完了,接下來上班沒得甜椒帶,林媽提前一天晚上給兒子打電話,說是要回老家給兒子暖灶。
路上,林媽就興致勃勃說起前段日子跟林斐外婆視頻通話的事兒,一個勁兒問林斐的種苗生意,「好像你從你外婆那兒搬出去時,就賺了不少錢?」
番茄結果期,要求日照條件一定要特別好,降水也不能太多,否則糖分積累不夠,吃起來就不那麼甜。但實際上,前天夜裡下了一場中雨,而且種在院子東側的番茄是在兩棵洋槐樹下,日照條件也沒那麼好。
一高三年級的學生五一勞動節放了一天半的假期,但作為高三教師的林爸林媽他們並沒有假期,反倒是藉著學生不在校的這一天半里,學校組織了個外出集訓。
黃三嬸已經忘記這會她是在打電話了,竟然連連點頭:「買的,多少錢都買的。」
胡大海聞言,愣了半晌,冷不丁掛斷電話。
在路上想了半個多小時,林致遠也想不出來老林家跟老馮家怎麼會有這種隱藏基因?
「呦!你們這來得正好,你們兒子種的菜都能收成了,這次來正好趕著吃最新鮮的。」黨書記笑呵呵給林爸遞煙。
「不會這個,」林爸笑著推拒,指著前面開車的兒子:「養出來個坑爹娃,叫我過來給他種地呢。」
書記哈哈大笑,隨即又擺出一副認真模樣:「不過說真的,他那菜地確實需要趕緊上肥,要不然趕不上今春最早一批菜,賣不上個好價錢。」
說完,書記又伸著脖子問林斐:「要不,等會我跟你王姨也過去幫你上肥?」
瞧書記對兒子這麼熱絡,林爸感覺好像有哪裡不太對,村書記瞧著怎麼對兒子這麼熱情?
林斐笑著婉拒書記,一腳油門往老宅踩,林媽眨眨眼,問:「書記挺照顧你呢。」
林斐歎口氣,把村裡發展遇到的困境講了出來,林爸沉默半晌,往前坐了點,拍拍正在開車的兒子肩膀:「你要是想回老家創業,接下來就好好幹!」
要不程帥怎麼就那麼招長輩喜歡呢,林爸林媽還沒下車呢,他就笑吟吟打招呼:「叔叔阿姨好啊,晾了點茶,你們一路上坐車辛苦,進來坐著喝口水。」
林爸林媽笑著點點頭,卻沒跟著他的話進院,而是在院東邊那兩畦菜地繞著看。
「我們吃的甜椒,是這結的唄?」林媽看著那一樹一米多高的甜椒植株,瞧上面掛著滿滿噹噹的果子嘴裡就開始分泌口水了。
想想,他們已經三天沒吃上甜椒了,想想,辦公室裡那一群年輕娃娃們一個勁兒吵吵也要吃……
林斐邀功:「上次為了給你們攢那麼一大袋的甜椒,我辛苦去黨書記家挑了好多農家肥,又辛苦侍弄好幾天。」
卻不料林爸嗤笑:「還那麼一大袋?我們連一周都沒吃到,就沒了!」
在一旁看林家內部吵嘴的張儒赫,又是羨慕又是覺得好笑,他忙勸道:「這只能說明林斐同學種植技術高嘛,種出來的甜椒味道好。」
別說,林斐這次種出來的甜椒,還真是他們當初在實驗室裡模擬最佳種植環境才能種出來的效果。
但偏偏這不過就是很普通的農場,連個控溫濕的設備都沒有,那次澆農家肥還濃度高得離譜,就那都沒能燒苗?張儒赫跟程帥私下裡觀察半晌,也想了半晌,徹底搞不懂了。
林爸不懂什麼最佳效果,但他知道兒子種出來的菜確實好吃,不光是甜椒,僅送三個的番茄做成的那頓家常番茄炒蛋蓋飯,足足讓林爸林媽想了七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